2025年5月6日,ok138cn太阳集团经济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举办第9期学生论文研讨会,研讨会邀请《经济评论》主编、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武汉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联席主任叶初升教授担任特邀点评专家,ok138cn太阳集团副院长张广辉教授、宋君卿副教授、史策副教授和由雷讲师担任点评老师。2022级赵良宵、马鹤桐、谭芳怡三位同学分别围绕各自研究论文进行汇报,与点评专家就论文框架构建、研究方法运用及学术规范等展开深入探讨。
赵良宵在《数据要素共享与产业链韧性——基于公共数据开放政策的准自然实验》一文中,将公共数据开放政策视为准自然实验,基于2006-2022年中国282个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多期双重差分(DID)模型,探讨数据要素共享对产业链韧性的影响。研究表明,数据要素共享能显著提升产业链韧性,该效应通过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人才集聚效应与城市创新活力三重路径实现,且在高经济密度城市、中心城市、营商环境优越地区及制造业行业效果更显著。据此提出分层分类推进数据开放、强化配套政策协同等建议,为数字经济时代产业链升级提供理论与政策参考。马鹤桐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研究中,以“宽带中国”试点政策为准自然实验,利用多期DID模型分析发现:数字基础设施可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技术路径(数字化转型)中介效应占比17.23%,人力路径(人力资本结构)占8.09%。融资约束会削弱效果,且在非国企、成长期、高科技行业及东部地区更显著。因此,她建议加大基建投入、促进技术人力协同、缓解融资约束并差异化施策。谭芳怡在《供应链数字化与企业突破性创新——基于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的准自然实验》一文中,聚焦数字经济下的供应链数字化领域,以2018年“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政策为准自然实验,探究其对企业突破性创新的影响,重点检验数据要素对突破性创新的直接激发作用,以及供应链数字化投入的中介机制路径,旨在为提升企业创新动能、推动供应链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叶初升教授充分肯定同学们研究选题的现实意义,他指出三篇论文均能紧扣数字经济时代热点,基于准自然实验设计展开实证分析,研究方法规范、逻辑框架清晰。同时,他针对论文中变量测度的精准性、机制分析的深度等提出优化建议,建议进一步细化政策异质性效果的理论解释。宋君卿副教授、史策副教授和由雷老师则结合各自研究领域,围绕数据来源的全面性、模型设定的稳健性检验等方面展开点评,鼓励同学们持续夯实计量经济学基础,强化研究结论的可靠性论证。
最后,张广辉副院长强调,学术成长无捷径,问题指正即进步,希望同学们持续保持对学习与科研的热情与专注,并感谢叶初升教授对各位同学在论文核心问题研究方面的宝贵建议,以及各位老师们的悉心指导。希望通过学生论文研讨会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与学术表达能力,拓展研究视野与方法论素养,为后续高水平学术训练奠定坚实基础,充分展现“以研促教、教研相长”育人成效。
